【危险驾驶罪定义是什么】危险驾驶罪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中针对严重危害道路交通安全行为的一种刑事犯罪。该罪名的设立,旨在有效遏制因驾驶员违法行为引发的重大交通事故,保护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以下是对危险驾驶罪的简要总结及详细分类说明。
一、危险驾驶罪概述
危险驾驶罪是指在道路上驾驶机动车时,实施了严重违反交通法规的行为,且情节恶劣,足以对公共安全构成重大威胁的行为。根据《刑法》第133条之一的规定,危险驾驶罪主要包括以下几种情形:
- 追逐竞驶,情节恶劣的;
- 醉酒驾驶机动车的;
- 从事校车业务或者旅客运输,严重超过额定乘员载客,或者严重超过规定时速行驶的;
- 违反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规定运输危险化学品,危及公共安全的。
这些行为虽然未造成实际后果,但因其高度危险性,已被纳入刑法打击范围。
二、危险驾驶罪的认定标准
行为类型 | 具体表现 | 法律依据 | 处罚措施 |
追逐竞驶 | 在道路上以高速、超车等方式相互追逐,情节恶劣 | 《刑法》第133条之一 | 拘役,并处罚金 |
醉酒驾驶 | 血液酒精含量达到或超过80mg/100ml | 《刑法》第133条之一 | 拘役,并处罚金 |
超载超速 | 校车或客运车辆严重超员或超速 | 《刑法》第133条之一 | 拘役,并处罚金 |
危险化学品运输 | 违规运输危险化学品,危及公共安全 | 《刑法》第133条之一 | 拘役,并处罚金 |
三、危险驾驶罪与相关罪名的区别
1. 与交通肇事罪的区别
危险驾驶罪是行为犯,即只要实施了上述行为,即使未造成实际损害,也构成犯罪;而交通肇事罪是结果犯,需造成严重后果(如人员伤亡或重大财产损失)才构成犯罪。
2. 与以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的区别
危险驾驶罪针对的是特定的高风险驾驶行为,而以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则是指使用其他危险手段危害不特定多数人生命、健康或重大财产安全的行为,其社会危害性更大。
四、结语
危险驾驶罪的设立体现了我国对交通安全问题的高度重视。通过法律手段对高风险驾驶行为进行严厉打击,有助于提升公众的安全意识,减少交通事故的发生。无论是司机还是行人,都应严格遵守交通法规,共同维护良好的道路交通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