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汽车 > > 正文
2022-10-17 10:20:59

小鹏飞行汽车将要继续面临众多问题

导读 10月10日,小鹏汇天飞行汽车旅航者X2在迪拜完成了海外公开首飞,这是继迪拜民航局为X2颁发特许飞行许可后,首次在当地进行公开飞行展示。小

10月10日,小鹏汇天飞行汽车旅航者X2在迪拜完成了海外公开首飞,这是继迪拜民航局为X2颁发特许飞行许可后,首次在当地进行公开飞行展示。

小鹏汽车副董事长、总裁顾宏地表示:“X2这一次在迪拜进行的飞行展示,是小鹏汇天首次走出国门、真正意义的海外公开首飞,为我们下一代飞行汽车的出海奠定坚实基础。”

事实确是如此。对于飞行汽车,仍不乏众多行业人士认为其是空中楼阁或镜花水月。早前特斯拉创始人马斯克就曾将飞行汽车形容为带轮子的直升机,并且不相信其能够占据天空。他认为,无论是环保问题,还是安全问题,都会制约飞行汽车的发展。

面对质疑,在今年6月份,小鹏汽车创始人何小鹏回应道:“很多人都不相信飞行汽车可以做出来,要想最后说服他们,只有一个方法,真正做出来并且亲眼(让他们)看到。”但他也补充道“再给我们几年。”

时至今日,属于小鹏汽车的X2这台飞行汽车已然飞入天空,并在一定程度上兑现了何小鹏三个月前的诺言。但让飞行汽车出现在大众面前,并且亲眼看到它飞起来,还远不是小鹏飞行汽车的终点。下个阶段,小鹏飞行汽车还要继续面临众多问题:产业链构建、技术迭代、制造成本、售价市场接受度、商业化等等。

小鹏汽车要如何解决上述问题?如此烧钱的飞行汽车项目,小鹏汽车还有力气折腾吗?其是否能给飞行汽车赛道的后来者提供一个具备参考价值的范本?

小鹏飞行汽车下一关

实际上,小鹏飞行汽车X2是在万众瞩目中“飞”起来的。毕竟在此之前,失败的飞行汽车案例比比皆是,这也是业内对飞行汽车持怀疑态度的原因之一。

就在近期,知名飞行汽车公司Kittyhawk在推特上宣布即将关闭。有分析人士称,Kittyhawk的失败是因为其迟迟无法找到合适的商业化模式,没有足够的资金“烧钱填坑”。

然而就目前来说,Kittyhawk倒在寻找商业化模式的路上并不是飞行汽车企业的“通病”,因为大部分飞行汽车机型尚处于飞行测试阶段,距离规模上市还很遥远,探索商业化也还为时尚早。且就飞行汽车本身,押注这一赛道的厂商们还需要解决很多基础问题,首当其冲的便是飞行汽车的安全性。

从技术角度来看,要保证飞行汽车的安全,对飞行汽车搭载的传感器的要求很高。比如在飞行汽车起降和飞行过程中,传感器需要对周围环境做出准确判断和应对气流干扰,还要面对三维环境、抗噪音干扰、监测距离要做到500米以上,然而现有传感器技术很难满足这一要求。

在飞行汽车飞起来以后,还需要考虑续航问题。

2021年,美国宾州大学电化学发动机中心王朝阳团队研发出更加适用于垂直起降飞行器(eVTOL)的热调控电池,相关成果发布在《焦耳》(Joule)杂志上。论文指出,飞行汽车的电动电池需要克服高能量密度、高功率密度、快速充电、长循环寿命和高安全性等多个方面的问题。而最具挑战性的是,“高能量密度会降低充电速度,而快速充电通常会减少充电周期。”王朝阳解释道。

小鹏飞行汽车旅航者X2,其实际续航最高为35分钟,极速130km/h,飞行高度为1000米。对此续航能力,有声音表示:“这意味着在天上飞70公里就要落地找地方充电。”但相对于日本SkyDrive SD-03概念飞车在满电续航的情况下只能维持5-10分钟续航来看,小鹏飞行汽车在续航能力上取得了一些进步。

小鹏飞行汽车飞起来了,然后呢?

图源:小鹏汽车官方微博

但若是想要开发出能量密度更高、充电时间在5-10分钟的电池,所需投入的时间、人力、财力更多。且从供应链上来看,飞行汽车每个部件都需要从零开始进行技术积累,打造一台飞行汽车需要从电池、动力系统、飞行控制系统、航电系统、通讯系统、导航系统以及整机结构等多个环节入手,其难度不亚于新势力造车。

从今年半年报来看,2022年上半年小鹏汽车依旧亏损,其净亏损为44亿元,同比下滑122.28%。对比来看,小鹏汽车2021年亏损49亿元。换言之,仅2022年上半年,小鹏汽车的亏损金额就达到了2021年全年的90%。

但在2021年10月,小鹏汇天完成超5亿美元A轮融资,投前估值10亿美元,创下亚洲飞行汽车领域的融资纪录。这些资金或许能够支撑小鹏汽车继续研发飞行汽车,但其是否有财力能够长时间消耗还不得而知,且长时间线的投入势必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飞行汽车的商业化进程。

在商业化场景方面,目前行业内大部分观点认为飞行汽车最佳的应用场景在B端,但小鹏汇天坚定走C端路线,要将飞行汽车卖给普通消费者。

根据何小鹏在2021年小鹏汽车科技日上的说法,小鹏的飞行汽车将会在2024年开始量产,售价或许不到100万元。从当前众多车企给出的官方消息,吉利飞行汽车售价预计在200万元以上,此前全球首款公开销售的飞行汽车PAL-V,其价格高达售价为49.9万欧元(约为人民币400万元)。

换言之,能买得起百万元以上的飞行汽车产品,这些消费者必然不“普通”。

飞行汽车:车企新一轮争夺赛?

但值得注意的是,无论是供应链、技术研发、资金消耗还是商业化模式,这些都不只是小鹏汽车一家需要独自面对的问题,而是众多参与飞行汽车赛道厂商共同的难关,毕竟这一赛道已经涌入众多玩家。

相关行业数据显示,截至目前,全球已有160多家企业参与到飞行汽车的布局。截至2022年9月,在飞行汽车领域的参与企业包括:航空业的霸主波音、空客、贝尔、巴西航空工业和卡特;

跨国汽车企业的丰田、奥迪、戴姆勒、保时捷、通用、现代、大众等;中国汽车企业的小鹏、吉利、长城等。

除此之外,还有美国JobyAviation、德国Volocopter、德国Lilium、日本的SkyDrive、英国的Vertical,中国的亿航智能、峰飞航空、玮航科技等新兴飞行企业。一些互联网科技企业也投入其中:腾讯投资了德国飞行汽车公司Lilium;谷歌联合创始人佩奇投资创办了KittyHawk;Uber也曾大手笔投向飞行汽车领域。

显然,在飞行汽车这一领域,其中不乏众多车企的身影。当一个新的风口出现,率先入局抢占“坑位”是企业分食资本市场蛋糕的第一步,然而这只是开始,是否能够实现技术突破并且形成不可替代的优势才是企业存活下来的关键。

就国内而言,从公开资料显示,不少企业在多年前就已经开始相关技术的研发。

作为国内最早入局的玩家之一,2017年,吉利全资收购了Terrafugia。两年后,吉利再度联手戴姆勒共同出资5000万欧元,入股德国飞行汽车公司Volocopter。除了疯狂并购之外,2020年9月,吉利还联手工业无人机公司傲势科技共同组建了无人飞行器品牌沃飞长空。

沃飞长空业务涵盖无人机和载人eVTOL,致力于低空智慧交通商业化运营,专注于包括新能源、垂直起降和智能集群控制在内的新一代低空出行飞行器的技术发展,发力低空物流与空中出行两大市场。

在低空物流的应用场景中,沃飞长空期望通过低空物流突破传统地面物流配送时效限制,实现覆盖亚支线领域(500千米以内)的高时效点对点物流新服务;在低空出行方面,沃飞长空期望以4到5倍的出行效率与经济的出行成本,提供城市群内的快捷空中出行服务,打造城市集群1小时高效交通圈。

在产品方面,今年8月,沃飞长空推出了独立研发的纯电垂直起降5座eVTOL——TF-2。据悉,TF-2采用纯电动力,新能源零排放;无需跑道,垂直起降;低噪音,不扰民,可支持规模化城市运营;智能化程度高,具备任务自动规划建议和全程电传辅助驾驶能力;全面适航,安全性高,10-9/h的等级安全性指标,DAL-A等级的设计保证。

英国航空巨头罗罗公司发布报告称,亚太地区国家将在2030年之前实现城市空中交通服务,到2030年亚太地区有望拥有超1000架垂直起降的电动飞机。

摩根士丹利等机构预测,2040年全球城市空中交通的产业规模将达到1.5万亿美元,到2050年,全球范围内将有近10万架飞行汽车用作空中出租车、机场班车和城际航班,仅亚太地区的AAM服务收入可达369亿美元。

显然,飞行汽车是一片十分具备发展潜力的市场蓝海,中国企业必然不能缺席。

不让“特斯拉的故事”重演

眼下的飞行汽车,就像是早前的电动汽车。

实际上,在特斯拉之前,早有车企对新能源电动汽车市场进行过试探。但由于对技术革新重视程度不够,直到2018年业界依然对造车新势力持较为负面的态度。特斯拉抓住技术革新的机遇,市值一举超过9家传统车企巨头之和,成为了如今全球新能源汽车市场的巨头。

中国车企不能错过这一次飞行汽车革命的新技术高地。且在电气化转型与供应链红利下,车企们积累了不少经验。飞行汽车上采用的许多技术都与电动汽车十分类似,包括激光雷达、摄像头、自动驾驶算法等。

目前,国家也出台了相关政策,鼓励飞行汽车产业发展。

2022年3月,交通部、科技部联合印发《交通领域科技创新中长期发展规划纲要(2021—2035年)》,要求部署新型载运工具研发,部署飞行汽车研发,突破飞行器与汽车融合、飞行与地面行驶自由切换等技术。

《“十四五”通用航空发展专项规划》等相关政策的发布,面向小型航空器初步构建了保障安全、分类使用的规章体系,也在基础设施建设、政策环境构建等方面,为未来飞行汽车产业发展提供了一定的支持与保障。

2021年7月,湖南省获批成为全国首个全域低空开放试点省份。相关新闻报道显示,湖南省在开放低空空域后,以文化体育、旅游观光等为主的消费型通航业务发展迅猛。

此外,在全球范围内,我国在飞行汽车领域的专利积累成绩也相当亮眼。

日本专利厅整理发布的全球第一份以飞行汽车为主题的权威报告显示,从国家来看,中美齐头并进领跑全球。2012~2018年期间,有584项飞行汽车相关专利在美国提交申请,574项专利在中国提交申请,有307项专利在欧洲提交申请,随后依次是日本和韩国。

从企业来看,同期内,中国公司大疆创新专利数量排名世界第一,前十强里美国企业占据八席,例如亚马逊科技、贝尔直升机、沃尔玛、优步等。第三,最大的黑马玩家——佛山市神风航空科技公司,专利申请量位居世界第三,且在充电电池相关专利申请量上排世界第一。

从飞行汽车的机体来看,中国在受关注最多的多旋翼型方面申请的专利最多,高达232项,美国次之,申请了148项,欧洲则仅有46项。在飞行汽车翼方面,中国申请了345项相关专利,美国申请了292项专利,欧洲申请了80项。

在电动马达方面,中国申请335项相关专利;美国申请281项;欧洲申请82项。在充电电池方面,美国申请了241项相关专利,中国申请了238项专利,欧洲申请了61项专利。

尾声:

五源资本创始合伙人刘芹在和何小鹏讨论公司下一步长期发展策略时说到:“中国科技公司发展战略的内部驱动力,是要敢于寻找有巨大社会价值的商业问题,并大胆投入研发,做有世界级竞争力的创新尝试。”

资本愿意尝试飞行汽车这一全新领域,支持这一赛道的企业对未来提前探索,具有十分积极的促进意义。作为关键技术的引领者,企业对电动航空技术的探索,也会刺激动力电池、燃料电池、新型轻量化材料、空气动力学设计等多个领域的技术进步,无论是对飞行汽车还是电动汽车,无论是对企业还是国家,都是一举两得的利好之举。